百色市人民医院位于桂西右江革命老区红城百色,始建于1928年,经过九十多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疗为主,兼有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同时是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西南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技术协作医院,是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对口帮扶医院。 医院位于百色中心城区,开放病床1803张,业务面积168761平方米,年诊疗人数近116万人次,出院人数7万余人次,手术例数2万余例;现有职工2903人,有副高以上职称专家397人,设有30个职能科室、51个临床病区和15个医技科室;医院除承担市辖十二县区420万人口的医疗服务外,服务范围还辐射毗邻河池市东兰、凤山、巴马以及云南文山州、贵州省黔西南州等地区,这些地区病人每年达到三十万人次,占医院总诊疗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学科齐全,重点突出。医院以“打造一批省级重点学科,成为滇黔桂区域性医学中心,建成智慧医院。”为奋斗目标,带动全院学科建设发展。神经外科、消化内科、皮肤性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儿科、医学影像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创伤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诊医学科、普通外科、骨科、康复医学科、产科、肿瘤内科为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培育专科;5个国家级培训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脑卒中筛查防治基地、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和国家级胸痛中心和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医院设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周良辅院士工作站和上海长海医院李兆申院士工作站;是广西第一家通过IS09001:2000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地市级医院,广西医疗保健基地、百色市基本医疗服务和临床医学人才培训基地、百色市创伤中心和百色市临床检验中心和百色市紧急救援中心也挂靠在院内,是担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灾难事故医疗救治任务的医学保障中心。 近年来,在党委领导下医院发展进入快车道,27层综合大楼、12层医技楼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关节外科、烧伤整形美容外科、生殖医学中心、脑科医院(含新建神经重症病区)、儿童专科医院(含新建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新生儿重症医学科(NICU)、儿童保健科、儿童康复科)和静脉输液配置中心、创伤中心、急救医学中心、艾滋病防治中心、司法鉴定中心、康复医院等已相继揭牌成立。 技术先进,特色明显。医院树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观念,通过鼓励特色技术推动学科发展。如应用3D打印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引进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开展颅脑、骨科微创手术,引进德国全进口JOIMAX椎间孔镜系统开展腰椎间盘和关节在内镜介入下微创手术等。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脑血管病及肿瘤等的血管介入诊疗,腹腔镜下的普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等微创手术,消化道、泌尿道和鼻咽等自然腔道疾病的内镜诊治,磁控胶囊胃镜无创检查术、胃肠动力检测及功能性胃肠病治疗,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诊疗,肿瘤放射治疗,复杂眼病诊治和弱视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术,鼻咽癌早诊早治,口腔畸牙矫正技术,糖尿病足治疗,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等急危重病抢救技术以及脑卒中中心与eStroke国家溶栓取栓影像平台实现对接,对卒中患者精准取栓技术在区内拥有优势,达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医院开展的60多项科研成果分别荣获国家、自治区、市科技进步奖。 桂西首台PET/CT 设备精良,功能先进。拥有广西医院第一台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首台“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首台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3D腹腔镜系统、德国全进口JOIMAX椎间孔镜系统赫尔曼结肠水疗机、TTM热断层扫描成像系统、桂西首台PET/CT等,国际先进水平的640层螺旋CT、3.0T核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四台等、建成智慧药房、广西第三大高压氧舱、先进的杂交手术室,拥有覆盖生化检验、血液检验、免疫分析、凝血分析高速度、大容量全自动检验分析流水线系统和全自动微生物质谱分析系统等高端医疗先进设备,整体达到区内领先水平,实现了多种疾病的检查和精准治疗,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环境优美,流程便捷。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建院战略,院内配套有大型地下停车场,布局合理、交通便利、环境优雅。以建设智慧医院为目标,率先实行医院信息自动化管理,12580电话、微信、支付宝、APP等预约挂号;率先实现微信和支付宝的缴费和查询服务;率先提供各种检验、心电图、B超、X光、CT、MRI(核磁共振)、病理的检查报告单和胶片等的自助打印服务;率先启用医保自助缴费结算平台;率先启用电子挂号票和智能导诊导航系统,让患者候诊、付费、取药等更加清楚、明白;设立咨询服务台和网上在线咨询系统,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和全方位服务;即将投建的先进物流系统,装配达国内先进水平。 管理科学,服务优良。2015年广西首批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综合性三级甲等复审医院,医院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重点,以信息化建设为先导,以制度管理为保证,以服务对象满意为目标,秉承“仁爱普生,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医院科学管理,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医院”、全国首批“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爱婴医院”、“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1999年国家卫生部评定首批“国家三级甲等医院”、2017年“全国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先进集体”、“自治区职业道德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医院愿景: 打造服务优良、技术精湛、环境优美、职工幸福和患者满意的现代化综合医院。 医院奋斗目标: 打造一批省级重点学科,成为滇黔桂区域性医学中心,建成智慧医院。 医院核心价值观: 仁爱普生,开拓创新。 医院地址: 百色市右江区城乡路8号 邮 编: 533000 电 话: 0776-2851178 传 真: 0776-2840980 电子邮箱: yb178@163.com 网 址: www.gxbssyy.com
百色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具有区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呼吸学科于1998年独立建制,前身为呼吸内科,为顺应学科发展需要,于2020年9月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医院第三批重点建设学科,是中国哮喘联盟成员单位、广西医科大学呼吸专科联盟成员单位,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三级达标单位。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现配置:普通病房(72张床位)、RICU(6张床位)、门诊(专家、专科门诊)...
睡觉打鼾向来不是一件新鲜事,但你是否知道,打鼾或许是睡眠呼吸障碍的一个信号。事实上打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打鼾引起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曾有权威数据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天约有上千人死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打鼾现象,据调查,只有不到20%的人认为打鼾是一种疾病,绝大部分人忽略了打鼾所带来的危害。李丽主任为群众检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率先于2014年成立了睡眠医学中心,最先在桂西地区开展睡眠呼吸障碍诊疗,经过6年多的发展,通过医护人员的努力,科室先后通过国家认可的呼吸与危重症学科(PCCM)三级达标单位评审,广西医疗重点学科评审,学科得到快速发展,医护人员积累了丰富的诊断治疗经验,能为给广大睡眠呼吸障碍患者提供更好服务。打鼾是险兆,警惕睡眠呼
百色市人民医院抗“疫”一线系列报道(十六)李朝锋,百色市人民呼吸内科副主任、呼吸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第一批一线医疗救治小组5名医生之一。工作中的李朝锋“我申请加入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战斗中去,贡献我一份微薄的力量。”疫情发生后,李朝锋向医院申请加入一线救治小组,在请愿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自武汉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来,百色市人民医院众多医务人员积极响应号召,取消春节节假日,主动请缨参与到抗疫第一线。”李朝锋表示,他作为一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老医生,有参加治疗2017年禽流感病人的工作经验,他不甘落后,于是毫不犹豫的走进隔离病房,加入医院临时组成的新冠肺炎救治小组。“作为父亲,疫情当前,我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希望孩子和家
1月15日和16日,我院中医科、呼吸内科顺利搬入综合大楼的16楼和15楼,近100名住院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护送下顺利搬进了新病房,整个过程井然有序。李廷阳院长查看中医科搬迁工作1月15日,中医科正式搬入新综合大楼16楼,搬迁过程中,李廷阳院长等院领导亲自到现场指导,护理部、后勤部、信息科等多个职能科室参与搬迁,患者及家属全力配合,搬迁过程平稳有序。大家齐心协力转运病人、搬运设备、维持秩序、协调指挥,顺利完成搬迁工作。1月16日,呼吸内科开始搬迁,全科医护人员提前将科室物品打包装箱,清点好科室的各个设备和物件。在搬家过程中,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投入到“搬家”工作中,医院相关职能科室全力配合呼吸内科的搬迁工作。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整个搬迁过程井然有序,1月16日下午,搬迁工作顺利完成,科室
最近的某天早上,铃铃铃,电话响声打断了CCU的晨会,是心内科普通病房打来,要求转一位风心心衰、恶性心律失常的病人给CCU治疗。接到电话后,在科室梁主任及邹护长带领下,我们做好急救的准备。病人转进来了,这是一位中年女性,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今年6月始因反复心衰来我院心内科住院,此次心衰再发再次入院,入院后病情急转直下,出现急性左心衰、室性心动过速、心源性休克,转入时患者精神欠佳,意识模糊,端坐呼吸,呼吸急促,血压测不出,全身湿冷,皮肤黏膜紫绀,颈静脉怒张,肺部可闻及大量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界扩大,HR121次/分,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尖部可闻及金属瓣膜音。很快出现心率慢,20-30次/分,血压测不出,心电监护提示血氧饱和度逐渐下降至49%,出现了呼
2014年11月23日,我院睡眠呼吸障碍诊疗医学室正式揭牌成立。当天上午,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主委北京同仁医院叶京英教授、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韩芳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副主委华西医科大学唐向东教授、中国医师协会袁亚明副秘书长、《中华医学杂志》宋国营编审、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建红教授等中国睡眠医学专家一行7人亲临现场揭牌并指导工作。新成立的睡眠呼吸障碍诊疗医学室隶属于体检保健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多导睡眠图分析仪和睡眠呼吸疾病自动诊疗系统、智能型正压通气治疗仪及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仪;还有适合患者家庭使用的持续气道正压治疗仪。开展的住院病床有4张,由7名医生和7名护士组成治疗团队,得到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睡眠诊疗中心刘建红主任及其团队大力支